
来源:安博电竞平台平发表日期:2025-04-15 14:00:27浏览量:1
36年前,冬暖式蔬菜大棚在山东寿光试种成功,这一突破性的农业技术,改变了中国北方冬季蔬菜匮乏的历史,拉开了蔬菜生产“绿色革命”的序幕。这种冬暖式蔬菜大棚不仅满足了季节性需求,也为未来的农业发展奠定了基础。跟着时间的推移,寿光在蔬菜产业领域的成果不断迭代升级,形成了独特的“寿光模式”,并通过“一带一路”倡议,走出国门,成为全世界农业合作的一部分。
在寿光的一家公司——山东利森特农业科技有限公司,现代化的生产线令人惊叹。车间里,智能焊接机械臂灵巧地挥舞着,为镀锌钢材焊接成标准件。而在车间外,一辆辆满载温室材料的卡车整装待发,运往世界各地。公司首席技术官李孝昌详细的介绍了新型“植物工厂”的运作原理:“这种全封闭式的植物工厂,可以通过先进系统调控温度、湿度和光照等,对环境的要求极低。一个集装箱配置好物联控制管理系统后,可以在28天内种出一茬新鲜生菜,确保顾客每个月都能享用到新鲜蔬菜。”
这一创新突破使得蔬菜生产不再受到自然环境的制约,也因其占地小、易于移动的特点,很适合在恶劣天气特征情况下使用。目前,利森特已将这一系列智能温室方案推广至中东多个国家。
自2016年以来,利森特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积极做出响应国家倡导的“一带一路”号召,深化与国际农业企业的合作,为海外客户提供从选址到建棚、种植和销售的全链条服务。公司董事长王守波表示:“我们不仅帮他们种植,更是把寿光先进的种植技术输出到了国外。例如,在非洲的几内亚,目前就有十六七名技术人员在帮助当地发展蔬菜种植。在温室建成后,我们会与当地技术工人合作,帮他们提升蔬菜收益,实现经济价值的最大化。”
得益于“寿光模式”的显著优势,利森特已经在全世界内发展出294个种植园区,并将寿光温室大棚打入了40个国家。为了使其产品更好地适应国际市场,利森特还在温室硬件方面做了创新,成功研发出弧形钢梁,明显提升了温室的抗风等级,使其在中亚多风地区受到青睐。王守波透露:“我们根据不同的种植季节、作物品种以及各地区的天气特征情况,对温室进行设计和技术改进,目前企业具有30项相关专利。”
不仅如此,利森特还通过“硬基建+软服务”的双向结合,使得寿光的温室大棚在海外生根发芽。以乌兹别克斯坦为例,借助该公司的水肥一体化技术,当地西红柿的亩均收入已高达过去的六倍,而在沙特的智能玻璃温室中,利森特为当地提供了高达90%的有机蔬菜供应。今年,公司还计划在东南亚建立种植技术共享中心,与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一起发展农业。
王守波表示,未来的目标是全球市场的布局与精细化服务。公司不仅会持续拓展中东、中亚等市场,还会加大对海外技术人员的培训和输出,确保能在当地迅速响应客户的需求,提升售后服务的效率。
随着寿光在农业领域中的一马当先的优势逐步扩大,品牌蔬菜也得以畅销全球。化龙镇的胡萝卜园区年交易量超过80万斤,出口额接近2亿美元,已覆盖到日韩及东南亚等20多个国家。东斟灌村的五彩椒热销于粤港澳大湾区和俄罗斯,年出口量达到1.5万吨;而崔岭西村的众旺果蔬合作社,每年出口蔬菜近2万吨,销售额超亿元。
目前,寿光地区已有30多家企业和合作社开展农产品出口,覆盖国家包括日本、韩国、俄罗斯、印度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,年交易额接近30亿元,而出口蔬菜的总量更是突破了80万吨。
这一切都将是寿光农业具有全球影响力的象征,展现了中国在国际农业合作中日益增强的地位,也让寿光的智慧农业模式在全世界内生根发芽。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和国际合作因素的结合,寿光的农业产品将在未来进一步打开国际市场,带来更大的机遇和收益。这不仅仅是“寿光模式”的胜利,更是中国农业推动全球绿色发展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案例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加多